标签:豫剧名家名段欣赏大全mp3

  • 豫西调的历史渊源

    豫剧知识豫西调的历史渊源

    豫西调,也称作西府调。早年多在豫西山区以及洛阳一带演出,百姓称之为“靠山吼”,读书人戏称为“山梆子”“粗梆子” 。艺人们相传,山梆子豫西调是由清乾隆年间朱仙镇蒋门的一支流传下来的。在清光绪年间之前,豫西调和祥符调在板路、唱腔上基本相同,直到光绪末年才改唱“下五音”,和豫东的“上五音”唱法有了明显区别。自此,艺人们为了区别,把开封等地的上五音唱法称之为“豫东调”...

    2024-10-2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豫剧名家介绍

    豫剧知识豫剧名家介绍

    从十六年(1927)起,京剧界首先吹起流派风,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,正象征着个人的表演风格已经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。无论是剧评家、表演家、剧作家、戏迷们,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,“流派”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,影响所及,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,经常被谈论的有陈(素真)派、常(香玉)派、崔(兰田)派、马(金凤)派、阎(立品)派、桑(振君)派等旦角六大流派...

    2024-10-2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豫东调的早期科班虞城刘家班

    豫剧知识豫东调的早期科班虞城刘家班

    成立于清光绪年间,著名演员有唐玉成、王彦(燕)山、拌草棍、王福德等,后又有朱勤堂、丁福祥及女演员郭翠琴、刘艳芳等先后搭班。演出的主要剧目《文王跑坡》、《地塘板》、《反徐州》、《白玉杯》、《取成都》等,深受观众欢迎。特别是红脸唐玉成,用本嗓演唱,苍劲浑厚,又善用偷字、闪板、加衬、叠句等,说唱巧妙结合,悲愤壮烈之情绪浸入肺腑,被誉为“红脸王”...

    2024-10-2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国家二级演员巴秋燕

    豫剧知识国家二级演员巴秋燕

    巴秋燕,国家二级演员,主攻刀马旦、闺门旦,曾得到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、刘琪、沈健瑾、豫剧皇后陈素真老师亲授。受到京剧教师张明录、徐荣生老师教导。拜京剧名师郭景春先生为师。毕业于新乡市戏曲学校。 1999年荣获河南省首届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一等奖。 2001年获全国豫剧第八届“香玉杯”艺术奖。 2003年举办的首届全国“国花杯”中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,荣获刀马旦“十佳金奖”。...

    2024-10-21 0次

    阅读更多